找到相关内容203篇,用时3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止观相即

    天台宗的知礼(960~1028),强调天台宗所讲的相即,只能是“当体全是”。他说,通常所谓的“相即”,可以有三种形式:一是相合,是背面相翻,三是当体全是。知礼认为,如果以“烦恼即菩提”、“生死即...要从“实相”、“法性”入手。灌顶(561~632)在《摩诃止观》的序言里说:   纯一实相,实相外更无别法。法性寂然名止,寂而常照名观。虽言初后,无无别,是名圆顿止观【《摩诃止观》卷一上,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1953403.html
  • 释一念三千

    ,“三千”也不在一念之前或一念之后。如果认为一心而能生三千,便堕于纵过;如果认为三千某一时具于一心,又堕于横过。一念三千的真正含义是一念即三千,三千即一念。还要说的是:此“即”既不是相合之即,也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15560950.html
  • 宗舜法师:宗舜法师谈“太平有象”

    解释说:“象中之美者,称为龙象,非也。”   后来在世俗间,用龙象代指皇帝,显然是受了佛教影响。五代齐己《寄吴国西供奉》诗:“瑶阙合陪龙象位,春山休记鹧鸪啼。...ldquo;象王行处绝狐踪。”师于言下大悟。拜起而曰:“万古碧潭空界月,再三捞摝始应知。”(见《续传灯录》)   、香象渡河   交配期之象称为香象。香象于此期间...

    宗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0168192.html
  •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要--蕅益大师

    即文字般若。 皆空者,别明所显之谛,即实相般若。 五阴无不即空假中,四句咸离,百非性绝,强名为空耳。 度一切苦厄者,自出死苦因苦果,亦令法界众生同出死因果,即是行法之效,亦即波罗蜜多也。 舍利子,...谓随拈一微尘色,体即法界,横遍竖穷,故即是空,所谓全事即理,无有少许理性,而不在此事中。 即此微尘所具真空全理,还即顿具法界全事,故即是色,所称全理即事,无有少许事相,而不在此理中。 斯则当体绝待,更无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0876469.html
  • 焦山诗话(

    佛缘吧。第一首《焦山古鼎歌用沉德潜韵》:   造物精气屯于屯,周宣石鼓此仲昆。   不共沧桑变,似与姬氏留乾坤。   昔步太学抚十列,今来浮玉瞻独存。   讵嫌梵呗雁堂寂,饱谙世态龙宫蹲。...  焦山诗话()   觉真   最早题咏焦山寺西周古鼎的诗篇,是王士禄、王士祯兄弟,王士禄字子底,号西樵,是王士祯之兄,顺治九年进士,曾以吏部员外郎任河南乡试正考官。王士祯,字贻上,号阮亭,自...

    觉真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2280077.html
  • 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

    忆念常念,尚须反观审察此亿念常念的根源,达于极点,即能于自本心,契合根源而为一心。但此也有两个阶段: 第一、能念所念,更无,即在能念的我心之外,别无一个为我所念的佛在;除了所念的佛外,我的心中也没有...三个条件: 一、信——深信生佛不二,众生念佛,必定能够往生,也当究竟成佛。故于阿弥陀经中,释尊要说:“汝等皆当信受我语。” 、愿——如果只信而不发愿,那是到不了西方的,唯有要求往生,才得往生,所以阿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52585016.html
  • 悟前悟后心境略说

    ,惟心不可得,迷觉同成为幻。□□境者,亦依幻离幻,冀依幻灭幻而已。   心境非是,所言灭者,仍心中幻起之影像也。此□在迷谓识,在觉名智,□□本觉名曰悟,悟□悟曰心□。悟自心与外境相接时,究如何景象,是随波流转耶?抑有所□耶?今与昔比,其力如何?能不被八风所动否?   行者自觉,譬如登高而下视,但能觉知其下于我者,稍高则不及矣。今悟自心亦然,冷暖自知,若稍高于我者,不能知也,故初地不知地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72886994.html
  • 三细与六粗

    念无自相,不离本觉。犹如迷人,依方故迷,若离于方,则无有迷。众生亦尔,依觉故迷。若无觉性,则无不觉。”由此可见,不觉之无明,与本觉之理体,原非,无明不过是真体上之幻翳而已。若离本觉之性,则无不觉之...觉。犹如迷人,依方故迷,若离于方,则无有迷。众生亦尔,依觉故迷。若无觉性,则无不觉。”由此可见,不觉之无明,与本觉之理体,原非,无明不过是真体上之幻翳而已。若离本觉之性,则无不觉之无明,所谓无明...

    张秉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2158267.html
  • 六离合辞例释义

    结成为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之一辞,每一名四字也──,故今谓之辞例。辞有离合,正以一辞皆由名结成故也。离之则为名所诠之,合之则为一辞所诠之义。在名但诠单一之,则既不由合成,亦复无有离相。然此唯在一字...无可离,故名无关合离。而在辞必以其可离显其合成,尤须明其由何式而合成。因其合成关系,乃变一名所诠之,为一辞所诠之一义也。或谓一辞须由三名结合,即中间必有“与、及、之、即”等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3378266.html
  • 佛与人(遍照金刚圆五大士口说 弟子陈历典笔记)

    。成为。既是。则可拆开。今吾欲请教者。则动物之中亦有具善性者。如鸟能返哺。羊能跪乳。则知孝其亲。蜂能合群。而人之为恶。亦有禽兽不如者。如此则人之灵性当偶丧失只存知识之时。以其本为也。今吾欲...一生二。生三。三生万物。其所谓一者。谓元气也。故天地万物生于元气也。如是立说。则天地万物皆从大道而生。大道即是生死贤愚之本。吉凶祸福之基。然以吾人观之。此其所说。实属邪因。因如一切自然。天地万物皆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62879607.html